Thursday, March 24, 2005

中国经济的故事:谁将成为最后接棒的“冤大头”?

标 题:中国经济的故事:谁将成为最后接棒的“冤大头”?
消息源:锐思评论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30岁的吴昊正在为积攒了5年的25万钱是否用来买房而发愁:上海的房价不断创造历史最高,吴昊害怕自己成为最后接棒的“冤大头”。但是,市场同样流传着各种各样房价不会下跌的理由。

苦恼还不至于此,物业费越来越贵,加上每月的按揭,如果买100平米的房子,在软件公司就业的吴昊月收入7000多元足够支付4000元的按揭和物业费, 但是,还要度过还贷20年艰辛的日子,他没有多少剩余的钱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中国城市刚刚兴起的中产阶级几乎都面临吴昊这样的困境,通常一天工作10小时左右的白领阶层尽管收入较高,但是,房价的飞速增长令他们成为地产商和银行的“苦力”。

刺激经济

吴昊可能不知道,当他能在新兴软件公司拿到7000元工资的时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中国经济最近一次起飞主要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的拉动。

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陷入通货紧缩状态, 中央政府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实行住房货币化改革释放房屋需求,拉动内需,刺激经济。

这种始自1998年的温和刺激一直持续至2004年年初突然加速,固定资产投资猛然超过50%,水电煤油以及运力紧张,政府判定经济开始过热。

经济过热的诱因主要是地方政府以GDP增长为本的政绩观导致大量批地、招商引资、建设形象工程等。贷款利率过低和房地产投资火热,为经济过热推波助澜。

中央政府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为经济降温,宣布收紧贷款和批地,地方政府和银行为了保持“政治正确”,政策落实“一刀切”,令经济有硬着陆的危险。 最终,严格的调控政策随后又被政府“有保有压的原则”替代,投资又开始回涨。

中国政府总理...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表示,宏观调控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2005年中国政府决定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房地产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使实施宏观调控,2004年的中国房价不仅没有抑制住,反而以更快的速度上涨,上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尤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158亿元,约是固定投资的18.8%,投资比2003年增长28.1%。同年,中国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而2004年全年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增长15.2%,平均售价2758元/平方米,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 增幅。

北京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万元,而同期北京商品房平均售价超过每平方米5000元。这意味着,一套60平方米的民居,其价值相当于一 个普通北京市民20年的全部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北京2004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所占社会投资的比重已由上年的55.3%,上升到56.9%,是北京投 资最重要的支撑点

被比喻为“像烧红的铁” 一样的上海楼市,在2003年房价飚升24.3% 基础上,2004年在宏观调控不利环境下依然上涨了14.6个百分点,每平方米的销售均价已经达到6385元,市中心区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万元关口,而 2004年度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6683元,如吴昊这样的收入的上海居民还是少数。


消费价格

小白领吴昊面对的不仅是房价的上涨,他将和千千万万普通城市居民一样,承受水、电、煤等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可能。

2004年,主要由投资引起的中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4.9%。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0.5%。

如果吴昊想买生活消费品的话,他将感受到另外的趋势:价格持续的下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服装价格下跌1.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下跌1.4%,交通和通信下跌1.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下跌0.3%。

中国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下降在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充分竞争造成了供给增长比需求增长还要快,厂家薄利多销。中国商务部近期的统计表明,在被统计的600项产品中,供大于求的占86%,供求平衡的占24%。由于多家服务商的竞争,吴昊家庭包月上网的费用在一年内也降了2次。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逐步兑现,国外廉价产品如汽车、成品油、电子产品等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也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下降。

但是,吴昊在2005年不得不面对 国家发改委修改禁止服务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提价政策的可能。去年先后有26个省提价申请被暂停。 发改委最近表示,今年国家将适度疏导公用事业价格,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把握时机和节奏出台。
据悉,北京市正在酝酿对公交地铁票价、医疗费、液化气价格、取暖费、水价等进行调高。而全国一些旅游景点已经宣布提价。

提价的压力来自2004年通涨的传导。 2004年中国物价上涨,主要原因是2003年中国粮食缺口达2000亿斤,导致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带动上游产品涨价 。第三,出口增长迅速,消耗大量原材料、能源、中间产品。
如果这样,像吴昊这样的城市新兴中产阶级在把更多的收入积攒或者按揭来购买高于自己年收入10倍左右的房屋后,还要支付正在增长的生活开支。

这将使新生的中产阶级的消费力受到抑制,对中国商品的升级换代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连锁的障碍。
让吴昊苦恼的不至于眼前的困难,对于这个在北方小城长大的独生子来说,他也担心未来如何赡养父母--包括他女朋友父母--的问题。吴昊的在一家银行工作女朋友也是生于外地的独生女。
自1979年成为中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上海,到2001年65岁以上的占14.5%。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人口学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7%以上即为老龄社会。
上海的产业调整和发展需要引进大量像吴昊这样的青年人才,越来越多的购买房子后的吴昊们正在计划把自己的父母接到上海,加剧社会老龄化。
这不仅仅只是吴昊或者上海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是一个中国社会未来的雷区:中国的养老体保障系仍然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财富流向哪里去了

吴昊始终不明白7000元的收入竟然还要过紧巴巴得日子,那千千万万个需要住房的普通城市居民日子怎么过?中国经济繁荣,创造的财富哪里去了?房价以及水电煤等价格上涨,涨的钱流向何方?

在2004年的CPI涨幅中,食品涨价9.9%,其中粮食上涨26%,是因粮食缺口,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

被誉为世界加工工厂的中国,在品牌、知识产权和营销网络被外资掌握的情况下中方只挣到一点“加工费”,而且承受环境污染、消耗资源等成本。也就是说,中国居民承受价格上涨以及工人低工资是为西方国家消费者享受低物价和西方企业高利润埋单。

在人民币相对美圆被低估的情况下,外资汹涌而入,出口猛增,更加大了西方对中国财富的剥夺。

拉动通胀的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导致对钢材水泥电力等需求旺盛, 这也加大了中国企业对钢铁厂、水泥项目、电厂等投资一哄而上,更加大了供应紧张。

在这一轮经济过热中并没有出现工资水平明显上升的状况。经济过热了,而收入却没有提高。钱去哪里了?

首先,是国有垄断部门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比如电力、煤炭、通讯等行业,这导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分配的不平等。

其次,是资本和权力的掠夺。比如煤。中国由于电力紧张导致对煤需求大增,在这背后,是2004年逾6000名中国矿工因事故死亡。在一家报纸所作 题为《380公里:一块煤的利益之旅》的调查报道中,描绘了煤从山西大同煤矿到北京用煤单位之间的旅行:冒生命危险换来一点收入的矿工,拼血汗夜以继日开 车的司机,道路上例行罚款的警察以及利润密不宣人的矿主。人力和设备成本都降到了最低,安全也就最差,高额的利润被矿主拿走,价格也被政府罚款抬高,而北 京市民将承担更高的取暖费用。

可以看出,生产环节的劳动力并没有因为涨价而获得更多收入,利润被资本所有者以及权力拥有者掠夺走,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尤为明显。

地价上涨是推动房价猛增的因素之一。江苏一家著名地产公司总裁透露,某些城市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是政府“操盘”的结果。出让土地的收益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卖地越多,价格越高,收益越多。有城市为了抬高出让土地的价格,特意请这家公司来当“托儿”。
在全国房价最高的上海,全市多达3600公顷的闲置土地加剧了土地市场的稀缺效应。持有这些土地的很大一部分是当地市区两级政府的国有企业,地价高涨的受益早已经超过开发。
一位长三角龙头城市的退休干部拿着100多页的材料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告状,揭开了拆迁公司的典型内幕:房地产公司通过不透明的方式拿到土地,以每 平方米补偿 2万元的价格将拆迁工作委托给区政府为拿地提供帮助的部门。该部门再将工程转包给部门领导以及领导亲戚组建的股份公司,同时,找一家评估测量公司采取 100平方米的房子测量为110平米的方式(对拆迁户来说还是100平方米),获得开发商更多补偿额,然后再将工程转包给其他拆迁公司,经过层层转包,到 拆迁户手中的补偿金不到开发商支付的1/3。
而开发商则是通过奇高的负债融资玩“无本万利”的游戏。 1997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高达75%左右,远远高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6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开发商75%以上的 负债率中,从中国贷款利率很低的银行得到的贷款只有20%左右,40%左右来自于商品房的预售款。在这些负债中,真正需要开发商支付利息的只有银行贷款。 房地产开发商不向购房者的预售支付利息,这是一笔免费的资本。而是由购房者向银行支付抵押贷款的利息。

据统计,中国开发商资本的年回报率高达23.5%,如果房价上涨1%,开发商的资本回报率就会上升3.3个百分点。开发商与希望房市火爆的地方政府合谋控制舆论,制造需求旺盛,价格只升不跌的紧张形势,甚至通过反复签订虚假合同,不断抬升房价。

这是一个制造亿万富翁的流水线。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公布的中国富豪百强,从事房地产开发的越来越多,2002年是25家,2003年增加到37家,2004年更多达45家。
政府依赖财政和国债搞建设、商人利用人民负利率的储蓄而外国人用相对人民币高估的美元投资,虽增加了大量就业,人民的财富本身在这个过程就被掠 夺。另一方面,农民、工人以及普通职员、新兴的中产阶级并没有获得更高的收入,大部分创造的财富被西方资本、本土投机商、腐败官员掠夺。他们利用自己的优 势地位,不断强化这一趋势, 形成金字塔一样的收入结构,出现富者愈富,穷人更穷的马太效应。

年轻的吴昊目前若购房则意味着必须承担政府和商人虚高的房价而别无选择,他唯一的行动就是在每个夜晚浏览更多的网上论坛,和千千万万个城市年轻白领一样,用“发贴”和“顶贴”抗议不得人心的房价。

这种对腐败和剥削反抗的情绪也引发他们对社会其他不公和丑恶现象的愤怒,尽管是在网络上。如果官员腐败和商人掠夺持续下去,这些以年轻精英为主的网民可能在现实中酝酿更多的不满。

让吴昊感到欣慰的是,...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坦言,他浏览新华网看到网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温总理对网民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表示政府会认真考虑其中许多建议和意见。

收入差距拉大

中国社会目前尚能承受较高的收入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给了民众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就如吴昊一样,如果他的公司上市,他希望能获得的更多的收入,虽然他不满社会不公正。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被世界公认用来衡量一个国家财富分配是否平均,并以此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差异状况的基尼系数。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超过该线,容易产生社会动荡。

在2004年上半年对全国5万户城镇居民调查中,占调查户总数10%的高收入户组家庭与10%的低收入户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9.5倍。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我国已经达到0.45。

暴发户和腐败分子的行为也在不断刺激中国民众的心理底线,一方面,聚敛的财富被挥霍无度,一方面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的老百姓。

2005年初,北京大学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由于赌博而流到境外的赌资金额高达6000亿元。赌博分子很大一部分是党政干部、国有企事业负责人。
而在去年8月商务部首次披露的数字显示:我国目前尚有4000多名贪官外逃,共卷走资金高达500亿美元。

2004年,让西方惊讶的中国人在巴黎奢侈品商店成打的购买名贵手表,在英国购买中世纪的城堡,在曼哈顿富人区置办豪宅。在香港一家首饰店,曾有一个月里至少有超过15位顾客每人购买逾10万元金饰,曾有人一次买走了10个纯金狮子,价值超过80万港币。
与此同时,去年珠三角爆发“民工荒”并蔓延至东部福建、浙江等省份,社会劳动保障部调查认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导致“做工还不如回家种地”。民工认为,10多年来工资几乎没有增长而物价不断增涨。
与此同时,从1994年至2003年的10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每年平均增长17%,由1994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而参与人数则由73万多人增加到307万多人,年均增加1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一直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作为发展的前提,强调效率优先,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策略。

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也让中国社会急剧走向分化。那些收入停滞不前的农民和下岗工人 承受了改革的成本,发展结果的不平等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权力腐败更造成民众广泛的相对剥夺感。

2004年,中国已经跨入人均产值超过1000美元,进入利益分化、利益冲突的多事之秋,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风险期。执政党在效率和社会公正之间选 择了后者,全力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避免中国社会的 “拉美化”。
“当我看到温总理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引述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话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吴昊说,“我很激动,因为当我要买房子的时候,我也体会到穷人的困苦”。

...总理进一步表示,“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

而在此前的总理所作的政府报告中宣示,2006年全国全部实现免征农业税,并为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上学提供支援。显然,中国的分配政策正在向“穷人”倾斜。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不仅暂停了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MBO,也更重视制度反腐,并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让吴昊高兴的是,总理报告中说“2005年将重点抑制生产资料和房价过快得上涨”,这给吴昊更多的希望。

房价难言升降

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表示,3月17日起,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不再实行现行优惠利率,而回复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 理,下限幅度不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也就是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 20%提高到30%.具体调整的城市或地区根据地房地产价格涨幅自行确定。

正在盼望房价回落的吴昊感觉很失落:买房子的成本更高了。他不明白这个政策到底是不是为老百姓好。
政策的目的只是为了经济运行健康,增加购房成本,抑制需求,打击投机者,防范金融风险,抑制部分地区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
政府调控房价是左右为难的事情。有一项统计显示,去年上半年,在中国17万亿元贷款总量中,房地产相关贷款有2.5万亿元。但在这17万亿元贷款中,以房地产及土地抵押的贷款,要占到50%的比重。
如果过度打压房地产价格,房地产行业就可能崩盘,引起金融风险,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房地产投资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如果这台发动机熄火,波及整个经济的运行,导致更多的人失去工作,影响社会稳定。
但是,如果不抑制房价,则可能酝酿更大的金融风险,加速中国通货膨胀,过高的房价也导致民怨四起。

尽管政府在两会后迅速对社会关注的过高房价做出反应,抑制房价,但是,个人住房贷款升息的实际作用并不大而仅是一种态度。

相反,2005年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不容乐观,房价还可能继续推动上涨。

首先,诱发和加剧通胀的因素并没有消除,也就是政府对价格和市场准入方面的管制没有改变。
中国的资源和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使投资成本很低而引起投资热潮。而导致被严重低估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管制:中国土地一级市 场被政府垄断,面向个人出售的商品住宅用地价格抬高,而招商引资以及开发区用地则价格太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和汇率受到控制,水电煤等资源价格由政府确 定,使得这些要素的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稀缺性。
由于能源、资源、运输等行业又几乎被国有企业垄断,非国有资本实际上很难进入,一旦因投资需求膨胀导致供求缺口时,也不能很快增加生产能力。继 续保持巨大投资的2005年,对这些要素需求加大。如果市场化的改革,则这些生产要素价格将迅速增长,引起通胀。房价上涨也难以避免。
其次,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导致热钱不断涌入,很大一部分持续流入房地产市场,推动房价上涨。
第三,能源和资源价格压力持续。铁矿石已经涨价71.2%,水电煤上涨压力很大,国际油价居高不下,。
第四,由于收紧了土地审批,导致房地产供应减少。
第五,脆弱的银行系统有放贷的强烈意愿。

第六,以投资为导向的城镇化和重工业化趋势仍然明显。
吴昊最终应该知道:中国必须保持经济增长,也离不开房地产业的稳定成长,房价至少不能降。 而要房价回归真实则需要对市场体系和政治制度、分配制度进行修正,这将是浩瀚而长期的任务,如果吴昊不得不买房子,那就必须作出牺牲。
但是,如果不买房子,可能的通胀以及低储蓄利率将使吴昊积攒的25万元越来越贬值。

中央政府发誓要将2005年的通胀率限制在4%以内,这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就业萎缩: 美国留不住中国学生

标 题:就业萎缩: 美国留不住中国学生
消息源:周霁锟/环球时报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美国高等院校接收的外国留学生,其数量之大、来源之广、措施之全、影响之深,均居全球之首。近年来,这些留美的外国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纷纷回国谋求发展。为什么美国留不住中国学生呢?

■亚洲学生过半数,多数还是靠自费

在美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中,亚洲人的比例最高,占美国高校外国留学生总数的59.4%,其次是欧洲人(13.2%),排在最后的分别是非洲人(4.7%)和大洋洲人(1.0%)。在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前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日本和中国台湾,均在亚洲。

在美国的留学生中,男性占63%,女性占37%,女留学生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留学的主要领域为商科(20%)、工程学(18%)、物理和生命科学(9%)、数学和计算机科学(8%)以及社会科学(8%)。这些留学生主要以攻读学士和硕士为主,占了81%。

在美留学生中有64%在公立院校就读,36%在私立院校就读;87%在4年制高校就读,13%在两年制高校就读。两年制院校没有很多留学生,却日益受到美 国人的欢迎。65%的留学生的经费主要来自个人和家庭,19%主要由所在院校提供。外国研究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依靠担任助教或助理研究员来支付学费。

加利福尼亚州的外国留学生最多,有5万多人;阿拉斯加州最少,有500多人。美国接受留学生达千人以上的高校超过100所,其中接受留学生人数超 过4000 人的有4所高校: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波士顿大学、南加州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一些院校,特别是一些名牌大学,外国留学生占相当高的比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

■外国学生在美就业难在哪里

大批留美学生不仅扩大了美国高校的国际影响,也刺激了美国高校的发展。美国高校特别强调外国研究生的重要性,没有这些外国研究生来坐满课堂,许多美国学生较少问津的学科、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某些学科就有可能难以为继。

然而,美国越来越不能留住外国学生,移民政策的紧缩是原因之一。美联储董事本·伯南克在今年年初的讲话中指出: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长远影响之 一,是使美国收紧了移民政策。"美国国土安全部2004年发表报告说,2003年获得美国合法永久居留权的外国移民为70.6万人,比2002年减少了大 约1/3。 2004年的统计数字还没有公布,但据业内人士估计,去年美国的移民数量只会比前年少。

此外,经济低迷导致的就业市场的萎缩也使外国学生对在美国的未来没有信心。美国劳工部3月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美国2月份的失业率从1月份的 5.2%升至5.4%。在这样的形势下,外国学生就更难找工作了。苏珊娜·黄是俄亥俄州立大学菲舍尔商学院的MBA。她经历了6次面谈和1次实习后,仍无 法获得一份聘书。像她一样,大部分外国学生目前在美国很难找到工作。纽约大学就业服务部门执行主任斯坦菲尔德表示:"招聘外国学生的公司越来越少。"大多 数外国学生则表示,美国就业市场对他们的冷漠与上世纪90年代形成极大反差。斯坦菲尔德表示,在大多数美国学生能以两到六个月时间来找工作的情况下,外国 学生应该至少提前10个月就开始筹划。

除此之外,各种限制也使外国学生在美国生活困难。最大的问题是美国国会在2004年决定将H-1工作签证的名额从19.5万名减少到6.5万名, 从而引发职位竞争。外国学生在美就业,完全依赖于雇主帮助他们办理工作签证,惟有如此,外国学生才能够在学生签证及一年毕业实习期满之后,继续留在美国工 作。部分在校园招聘会上遭到冷遇的外国学生表示,大公司因为嫌担保外国学生工作签证手续繁琐,甚至不愿给予他们面试机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国学生在了解美 国文化方面的欠缺,也使得他们很难通过大公司进一步的面试。据纽约国际教育协会的报告称,在2003-2004学年,外国留学生总数下降为57.25万 人。这是32 年来在美国求学的外国学生人数的首次下降。

■中国重视吸引留学人员

与此同时,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发展的情况,已非少见。留学美国的中国人有20多万,目前在美国高校注册的有6万多人。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回国创业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美国大纽约地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总会的高维铉。该组织作为美国最大的、也是惟一被中国教育部认可并注册的地区性中国留学人员组 织,涵盖了美国东部地区的包括6所常青藤高校在内的50多所高校,成员有3万多人。高维铉称,近年来,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尤以科学、管理类的居多。美国中 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罗振指出,上世纪60年代,随着大批台湾留美学生的返回,台湾的经济出现腾飞。近几年,留学人员的大规模学成归国,只是中国经 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反映。

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鲜明地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大会提出的"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 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中组部随即成立人才工作局,为留学人才服务。从那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中国各地纷纷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掀起吸引海归 为国服务的热潮。

罗振告诉记者,除了很多回国服务的,还有许多在海外的留学人员也一样心向祖国,这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国家对留学人员的"支持留学、鼓励回 国、来去自由 "的12字方针更是深得人心。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尤伟顺主任表示,中国正在发生着千载难逢的历史巨变,在这个时期,有远见的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已纷 纷回流,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再进行一次追求与拼搏,以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Wednesday, March 23, 2005

Video File Comparison

Video File Comparison
Format
VCD
SVCD
DVD
HDDVD
HDTV
(WMVHD)
AVI
DivX
XviD
WMV
MOV
Quick-
Time
RM
Real-
Media
AVI
DV
Resolution
NTSC/PAL
352x240
352x288
480x480
480x576
720x480²
720x576²
1440x1080²
1280x720²
640x480² 640x480² 320x240² 720x480
720x576
Video
Compression
MPEG1
MPEG2
MPEG2, MPEG1
MPEG2
(WMV-
MPEG4)
MPEG4
Sorenson, Cinepak, MPEG4 ...
RM
DV
Video bitrate
1150kbps
~2000kbps
~5000kbps
~20Mbps
(~8Mbps)
~1000kbps
~1000kbps
~350kbps
25Mbps
Audio
Compression
MP1
MP1
MP1, MP2, AC3, DTS, PCM MP1, MP2, AC3, DTS, PCM MP3, WMA, OGG, AAC, AC3 QDesign Music, MP3 ... RM DV
Audio bitrate
224kbps
~224kbps
~448kbps
~448kbps
~128kbps
~128kbps
~64kbps
~1500kbps
Size/min
10
MB/min
10-20
MB/min
30-70
MB/min
~150MB/min
(~60MB/min)
4-10
MB/min
4-20
MB/min
2-5
MB/min
216MB/min
Min/74min CD
74min
35-60min
10-20min ~4min
(~10min)
60-180min 30-180
min
120-300
min
3min
Hours/DVD
N/A
N/A
1-2hrs
(2-5hrsª)
~30min
(~1hrs)
7-18hrs 3-18hrs 14-35hrs 20min
Hours/
DualLayerDVD
N/A
N/A
2-4hrs
(5-9hrsª)
~55min
(~2hrs)
13-30hrs 6-30hrs 25-65hrs 37min
DVD Player Compatibility
Great Good Excellent None Few None None None
Computer CPU Usage
Low High Very High Super high Very High High Low High
Quality
Good Great* Excellent* Superb* Great* Great* Decent* Excellent
kbps = thousand bits per second
Mbps = million bits per second
² approximately resolution, it can be higher or lower
~ approximately bitrate, it can be higher or lower
ª DVD with lower video quality, similiar to VCD/SVCD video quality
* the video quality depends on the bitrate and the video resolution, higher bitrate and higher resolution generally means better video quality but bigger file size

Wednesday, March 16, 2005

美国的博士后

标 题:美国的博士后
消息源:科技时空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1、美国博士后制度的历史沿革

美国博士后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已形成了相对独立和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美国博士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以单位自主发展为主的自然成长阶段和政府介入并提供积极支持的阶段。现分别简述之。

(1)博士后制度的兴起和早期发展

美国的博士后制度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中下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76年,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一项研究基金,用以资助优秀的青年学者在较好的研究条件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由于在最初基金资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故人们称之为“博士后”。

最初的目的有两方面,培训青年学者和推进科研。1877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年会上,年轻的哈佛天文学家爱德华C.Pickering在一篇题为《资助 科研》的演讲中称赞霍普金斯研究基金是沿着正确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他还指出要扩大资助科研的重要性。当时,许多其他的大学间接地奖励或适当地鼓励 科研工作,有一些是主动的,但大多是被动的。一些人甚至认为,教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就是用来教书,而搞科研是不务正业。假如这种想法得以泛滥,国家的科学 技术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长吉尔曼认为:“我们希望得到—伙能力强的年轻人,并委任他们,因为他们还有20年的工作时间。根据他们的 能力选择他们,不断增加他们的薪水,根据他们取得的成绩提拔他们,这个计划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机会。引进一些英国研究员制度和德国无薪俸讲师制度的特点,或 换句话说,对于那些愿意投身大学教师生涯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基金。的确,至少对那些等待提升的年轻人是—个支持。”他还说明,“大学对于传播知识贡献很大, 但是扩展的深度相对有限……如果将用于教学方面经费的十分之一用于研究,美国不久就会在世界科技界伟人中占据适当位置。”

l922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洛克菲勒教育捐赠部一同合作,提供50万美元给医学研究基金,重点在临床医学;1923年,又提供32.5万美元在生物科学方面。这三个项目又继续进行,而且被进一步扩大,尽管在大萧条开始时,基金有所减少。

1924年,另外一个洛克菲勒组织,国际教育部创立了一项国际交流基金,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支持一些经过挑选的学生,进行国际间流动。这些人是定向培养,当他们完成学业后,被明确要求回国服务,同时要求全美研究协会从美国的申请者中筛选。

毫无疑问,各种研究基金项目对20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20年代,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家研究基金申请者获得了基金。在1919—1932年中,有十分之一的自然科学博士成为国家研究员,多一半的人获得各类基金,其他人得到了国家研究基金。

由于提供了专业研究的最好环境,研究人员被吸引到大学和研究机构,美国的五个研究机构——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加州理工学院和约翰·霍普金 斯,其在高峰时期集中了全美几乎一半的国家研究基金获得者。一些经过挑选的大学中的研究机构,实力本已经很强,再次获资助,则成为某些专业领域的主导。

1938 年,由内务部长Harold L.Ickes任命的—个委员会就联邦与科研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如何解决相当一部分大学各级领导对于科研的重要性,对于大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以及对于 此方面的人员准备等都缺乏了解的问题。这个委员会注意到国家研究基金项目所作出的贡献时说:“虽然有一些承担项目的人表面上看所取得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 但其中20%的人的成果是显著的,这是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博士后研究是国家科研发展的—个重要因素,尽最大可能使之保持下去,甚至有必要让联邦政府拨出专 门经费。

(2)美国政府的介入和积极支持

如果说美国的博士后从诞生之日起主要是大学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创立起来的,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联邦政府的积极支持就成为博士后事业迅速壮大的重要力量。正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的博士后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1944 年,在二战行将结束之际,美国总统罗斯福给美国科研发展局局长万尼瓦尔·布什写了一封十分重要的信。信中提出了在未来和平时期对美国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四 个问题,其中最后的一个问题是:发现和培养美国青年的科学才能,以便确保美国将来的科学研究能达到战争时期的水平,并要求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有效方案。为 此,布什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专家、完成了题为《科学——疆界无尽的前沿》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公民的智力是一种国家资源,其重要性胜过所有其他的自然资 源”的观点,并拟定了由政府提供奖学金和研究基金培养科学人才的近期和长远计划。布什强调,大学是推进基础研究和训练未来研究人员的唯一角色,政府要依靠 学院、大学和研究机构来发展基础性科研前沿课题,并提供高素质的科研工作者。他竭力主张建立国家研究基金会(NRF),以便支持在大学中的基础研究,为大 学生提供奖学金、研究基金,为更高的训练和重要的研究课题提供基金。他设计了一个第一年提供2500万美元,到第五年上升到9000万美元的预算;一项兼 顾奖学金和研究基金的预算,第一年为700万美元,到第五年上升到2900万美元。这份重要报告为美国在二战后的科技教育体制勾勒了基本蓝图。

1969 年,仅大学用于基础研究方面的经费就为4.33亿美元,其中2.99亿美元来自于联邦政府。仅国家卫生研究院就为100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了研究基 金,提供7500万美元为博士前和博士后训练基金。作为大学研究的主要支持者、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国家研究委员会挑选出来的277个博士后研究人 员提供了基金,另外还提供了302个科研教授基金(资助大学教授以扩展他们的科学教育水平)。不过,象众多的博士后训练者那样,大多数博士后研究是由研究 基金支持的,据估计,1958年,大约有200个博士后研究人员散布在全国各物理系,这些博士后在物理研究方面扮演了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没有他们参 与到大学研究工程中,大学的活力和动力将慢慢消失。提供研究位置,对于那些希望扩展经验的年轻博士来讲,获得博士后训练是有吸引力的,以学徒身分参与联合 研究一至两年是获得更好职位的入口,也是免除重负而从事研究工作的—个机会。根据后来化学部的估计,当时在化学方面大约增加了2-3倍的研究伙伴。

科技教育经费的大量增加,使大学的研究工作迅速发展,迎来了六十年代的“黄金”时期。1962年美国新毕业博士为11507人,其中8.5%的人 获得博士后研究职位;1967年新毕业博士20295人,有11.6%的人做了博士后;在这五年内,博士毕业生人数增加了近一倍,而博士后人数则增加了近 两倍。可以说,美国政府把博士后列入人才资本的首位,并不惜一切代价来发展这个事业,是美国博士后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1964年,美国科学院任命了两个卓越的委员会,对全国物理和化学博士后研究情况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对于博士后研究的必要和潜能进行报告。物理评 估委员会于1966年作出了报告,申明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博士后训练已“迅速成为必要条件”。委员会认为博士后数量增加的原因是“知识爆炸”。同时也 因为政府支持科研,从而使大学有可能为新博士毕业生提供研究助手位置,工资待遇不低于那些开始从事教师生涯的人。许多新毕业的博士认为,学术气氛是进一步 研究所需要的,研究基金是必要的。博士后对于物理学最新的成果也是不可缺少的力量。博士后为教师和学生贡献活力和已有的知识,从而推进研究的进步,博士后 对于在物理学方面教学和研究有必要的贡献。花时间在博士后研究方面,从而加强研究和教学的训练,被证明是正确的。化学评估委员会于1965年提出报告,这 个报告。同意博士后制度在加强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实践是有价值的。在这一水平上,—个学生完成了专业判断,他们具有很大的能量和远大的报负,他们在这一时期 的势头很可能决定他们未来生涯的方向和内涵。因此,这—时期对于需要获得更高教育的人是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正象化学变得更复杂一样,多种多样的学徒形式也 成为必要,博士后人数的增加是由于大学研究成果的增加和为学生提供机会的增加。但是,这个委员会也指出,博士后制度没有计划性,有些大学视博士后研究为博 士学习的自然延伸,另—些大学事实上把博士后研究作为浅资历教师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一些寄宿在校内的年轻博士根本没被官方承认,这个委员会不完全赞成这 种自由放任的作法。如果大学中存在博士后研究,那也应有适当的限制。尽管博士后项目有好处,但是大学的行政人员和教师也必须决定,在基金有限的情况下,是 否博士后研究要扩展,是否博士后研究应被官方承认,或成为正式制度,或者应留给那些被联邦政府委托的项目负责人进行判断,在他们从事研究时,最好的效果是 雇佣研究生、博士后、技术员、还是其他什么人。幸运的是,博士后数量的增加,大大加强了大学中的化学研究。无论如何,在大学中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要求。

2、7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博士后的发展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博士后的人数显著增加,博士后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明显变长。

从20 世纪60年代的晚期,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抽样统计大学中博士后总数。在l974年以前,博士后人数的变动情况是模糊的。在1974年的统计中显示,在美国 大学中的博士后数量,包括美国人和外国人,包括哲学博士和医学博士都有了显著的增加。而且,在工程的主要专业领域中的博士后人数增长率有很大差别。一些研 究性大学的教授几乎都做过博士后,做博士后一般已成为进入学术界的必经阶段。例如,伯克利大学生物学院最近几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00%做了博士后。同 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时间也越来越长,1993年做博士后直到1995年仍继续博士后工作的人员在工程领域占43%、生物学占49%、物理学占 50%。

(2)做博士后的目的或动机呈多样化趋势。

在70年代以前,申请做博士后的目的主要是寻求一种工作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从70年代开始,就业困难的缓冲、转换专业等动机也成为不少博士做博 士后的原因。美国科学基金会在1973年的全国抽样调查中向博士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什么是你选择做博士后的最重要的原因?”大多数人的答复是为了寻求 研究经验,其余四分之一则回答说,他们选择做博士后是因为他们的求职申请未被接收。人们称后者为“勉强的博士后人员”,因为他们接受这种教育的原因之一是 别的地方没有适合的工作。在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中,这部分人很少,估计有 19%;但是在化学家中很高,为37%。这部分人的比例越高,做博士后的时间就越长。做博士后的时间超过2年的占37%,超过3年的占46%。在许多情况 下,这个原因主导着博士后申请者的思想,驱使一些人去取得精英型大学博士后职位,他们想取得博士后的经验是为了以后获得在研究型大学中工作的机会。许多博 士后就象待飞的飞机,处于一种储备状态。这种情况说明,博士后制度在年轻的研究者中,起到了新的作用。

(3)经费资助来源多样化。

博士后资助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是美国博士后制度的重要特点。以前,博士后人员大多从国家和学校的各种基金中取得经费支持。进入70年代后,经费资助来源趋于多样化,并形成了三大类型的资助来源:博士后研究基金、联邦政府的培训拨款和研究经费。

第一种经费资助来源是博士后奖学金。全国性竞争的博士后奖学金开始得较早。后来少数研究型大学也被选择设置博士后奖学金。博士后人员可以选择对他 的需要和兴趣最适合的大学,也有选择指导他的高级教师的自主权,这些自主的权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博士后人员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大多是相对隔绝地进行的。如 果博士后人员在选择大学和高级教师时是比较慎重的,选择得比较适宜,则博士后人员与他的高级教师都会得到好处。

第二种经费资助来自于联邦政府的培训拨款。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等政府机构通过给部分高水平的大学和系拨款,为这些专业领域提供培训博士后的资助。 这些博士后的培训包括某些课程和从事某些研究计划,它们有时是由高级教师带领博士后人员组成一个领导小组、有时则由博士后人员自己选择研究课题。培训拨款 与研究基金的区别在于:接收培训拨款的博士后是由大学自己来挑选的,而接收基金的博士后则是由全国性机构来选择的。

第三种资助来源是研究拨款或合同。目前,该种形式的经费资助增长得最快,是大多数博士后的主要经费来源。大学的教授们在取得政府或企业的研究项目 和合同项目后,往往需要大批的博士后作为研究助手。这些博士后一般不能自己选择研究课题,他们的费用是在研究项目中支付的,并得到政府机构或合同方的认 可。大学教授们对招收博士后普遍有浓厚的兴趣,因为博士后多是来自其他大学,能够为研究工作带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他们有年轻人的热情,有教授们所 没有的时间,也有低级研究助理所没有的研究能力。此外,博士后们也往往可以进行许多非正规的教学工作,为指导研究生做一些工作。可以说,博士后们已成为大 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都是在他们的参与下完成的。

以上三种类型的博士后主要集中在大学里。此外,还有一些外界了解比较少的博士后,他们就是在联邦政府的研究机构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后人员。这些 博士后又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数量上有严格限制(受立法机构的限制),他们是有期限(2~8年)的临时雇佣人员,但在管理上等同于政府全日制工作人 员,博士后工作结束后可以较方便地留下来;另一种博士后则没有严格的人数限制,在完成博士后工作后只能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候选人。这些博士后人员一般限定 于美国公民。

除了博士后奖学金、博士后培训拨款及研究拨款和合同这三种博士后资助之外,还有第四种情况,那就是博士后人员为了接受教育和得到研究工作机会,少数人宁愿在得不到资助和薪水的条件下申请博士后职位。

接受博士后人员的机构也有它们的不同目的。大多数博士后人员的高级指导教师是大学教授,他们对于在自己的领域中为博士后人员提供教育和科研训练有 着浓厚的兴趣,可以从博士后人员得到许多无形的利益。因为博士后人员多是来自其他大学,他们经常给系和研究小组带来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技术。虽然博士后人 员有些是用大量时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的,他们却能够在同行间,在非正规的讨论中,或书面的系统讨论中给人们鼓励和帮助。虽然在多数领域中(数学和人文科学 领域除外)博士后人员进行很少的教学工作,高级教师们都反映,博士后人员进行许多非正规的教学工作,而且为研究生树立了榜样。许多实验室的教授也反映,博 士后人员在使大家精神振奋和继续不断攻克研究难关时起重要作用,因为他们有青年人的热情,而且有教授所没有的全部时间和研究助理所没有的研究能力。确实, 博士后人员成为大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从领导教师的立场来看,博士后人员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他们有愿望使研究计划向前推进并富有成果。

从历史来看,博士后教育是一种手段。它能使一组精英青年,大多是追求大学教师工作的人员,增加研究训练的深度和广度。经过一至两年的博士后工作,这些精英就能够得到适合的大学长期教师职位。

(4)跨学科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人数增加。

在70 年代,大约有10%左右的博士转换到其他领域里做博士后;80年代,物理学有29%的人、化学有38%的人、动物学有78%的人申请到其他领域做博士后。 申请到其他领域做博士后的人数增多的原因是:一是交叉学科的发展,使得学科分界逐渐模糊;二是这种现象反映了部分专业的职业市场恶化,博士后希望通过变换 专业,以便得到更好的职位。

(5)招收博士后的单位逐渐扩大。

现在,美国300多所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几乎都招收博士后人员,一些较低水平的大学纷纷增加博士后的招收数量。

博士后设置单位的发展趋势是非常有趣的。如果大量的博士后人员培养的单位是级别较低的系,则可能给博士后人员的质量带来不利的后果。另一方面,大量的博士后设置单位向级别较低的系发展的趋势,可能标志着在最优秀的系以外,大学质量的提高,这能对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6)到企业做博士后的人员越来越多。

约从80年代初期开始,博士后制度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到企业做博士后的人数越来越多。过去,传统观念是将学术性和商业性严格分开的,人们往 往把到企业工作作为专业研究生涯的结束。现在,许多大型企业设立了博士后位置,例如IBM公司、杜邦公司等。在生物工程企业,博士后人员的项目很广泛;生 物工程协会对美国200家生物工程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其中90%的企业设立了博士后位置。这些项目专业很广,并具有国际影响。尽管如此,它还不及一些小 公司的做法,这些小公司总是雇1-2名博士后做临时项目。在企业做博士后的人数很难统计,有人估计大约为1000人左右。企业博士后大体上与学校里的博士 后类似,博士后工作与高级科学家有很密切的联系,博士后项目大多是有应用背景的基础性研究;2~3年的博士后工作结束后,博士后可以选择回到学校或留在企 业工作。

根据最近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统计,每年有5500名生物科学博士毕业生,大多在研究机构做博士后。不过,在支持学术研究基金减少和新教授位置数额下降的时期里,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与企业签协议,作为在企业建立据点的一个方式。

企业专家指出,博士后项目在企业中最初是科学家象牙塔和企业集团各自独立的有力证据,随着反对到企业做博士后的学术偏见不断消失,作为两个研究集 团,他们正有机地紧密相连,正在产生新的协作和补充。到企业做博士后将成为误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10年里,生物工程一些重大的研究是在企业进行 的。显然,企业的研究是出色的。某些公司设立的博士后位置与申请者的比例高达1:10。在这些博士后位置上,要完成研究课程和后期学术型博士后计划。

对于在企业的博士后来讲,博士后项目保持了一种科研绿卡——允许博士后以客座身份在企业科研部门停留一些年,而不改变他们的学术身份。根据学术机 构和企业权威方面的统计,对于企业博士后来说,另一个主要吸引力是工资。到企业做博士后,工资每年30000美元或更高,许多博士后每月能挣到5000至 10000 美元,比在学术机构做博士后要多。

企业也认识到博士后所做的贡献,博士后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新能量和新思想,保证了企业不会落伍。因为博士后还不是企业中的人,所以他们 不被维持现状、按传统办事等问题约束。在好的公司中做过博士后会比来自学院的博士后在公司中有更好的机会,因为后者缺乏经验,他们不知道是否会喜欢或能做 好有直接目的的企业研究。

(7)博士后人员的活动

考查博士后人员在不同领域中花费的时间,发现大多数博士后人员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通过对博士后人员的时间分配的分析可以发 现,在物理,化学、基础医学科学领域中,博士后人员用于研究的时间有些下降,这种情况说明把管理和行政负担强加在大学的研究工作人员身上,也说明在生命科 学领域里,财政上的压力迫使博士后人员去进行咨询和专业翻译工作。博士后人员用于研究工作上的时间的减少也有可能是由于博士后人员多于高级研究的需要。

3、政策发展趋势

从当前美国的情况可以看出,博士后的发展在政策上有以下趋势。

第一,自然科学领域是博士后的重点。从资助情况来看,自然科学领域博士后人员所增加的款项最多。从投资后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来看,也是自然科学博士后人员所取得的成就最大。

第二,国家能从心理学、社会科学博士后投资中取得一些成果,但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当前在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博士后人员的增长是有限的。为继续发展这些领域博士后所提供的资助也不多。

第三,博士后对于一些因政策变化而受影响的大部分人也是有益的,如对一些毕业于低级别学校的博士,对一些希望转换专业领域的人,以及对那些因职业市场环境不利而暂时接受博士后培训的人。博士后培训对于他们排除困境,进一步前进都是有利的。

第四,美国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没有任何理由为特殊的目的发展妇女和少数种族的博士后教育计划,因为事实说明,博士后不可能给妇女和少数种族在劳动市场上带来多少利益。

第五,当前,不需要对联邦有关博士后的政策进行大的修改。与研究有关的政策应该得到支持;并且应该对博士后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有较好的调整。

如果在政策上做到以上各点,教育家们认为,有理由相信,美国的博士后人才,无论是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会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水平。

Monday, March 14, 2005

揭穿中国第一谎言:两千年前曾有这样一个中国

标 题:揭穿中国第一谎言:两千年前曾有这样一个中国
消息源:翟玉忠/中国博客
http://www.popyard.org
【八 阕】如果不能揭穿历史的谎言,我们就不能找回历史的光荣——两千三百年前曾有这样一个中国,那里的人们崇拜规则与秩序,那里社会安定,民风古朴,那里官员 廉洁,国家强盛如果不能恢复华夏族的原精神,我们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用法家刷新我们蒙尘千年的思想,回归那伟大灿烂的青铜时代吧。

陈王何以挥黄铖

把陈胜吴广起义的儒家版本看成中国第一谎言并不是因为儒家对陈胜吴广起义原因的误读本身,而在于这个儒家版本影响之广,以至于中国的政治精英两千多年来很难脱离儒家的治国理念。

贾谊(前200-前168)《过秦论》激扬的文字并不能改变他混乱的思想。汉初的皇帝还能看到大秦帝国的辉煌,他们清楚地懂得儒家思想的弱点,在 这种情况下,贾谊被贬为梁怀王太傅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令贾谊没有想到的是,他那被政治家们丢弃的《过秦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笔者中学时代 《过秦论》就已经被选入了教科书。

在《过秦论》中贾谊首先分析了大秦帝国辉煌的原因,一言以概之就是秦帝国几代人都坚定贯彻了法家治国原则。贾谊写道:“当是时也(秦孝公时代),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 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粤之地,以为桂林象郡。”那么秦始皇一死为什么天下就大乱,终至灭亡了呢?而且首倡者是两位普通农民,贾谊认为原因是秦 始皇“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也就是儒家“仁心不施”。

事实是怎样的呢?大秦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二世胡亥背叛了法家治国理念,而不是象贾谊所说的那样将法家贯彻过了头,天下都统一了,“攻守之势 异”了还不儒化。贾谊的一些旧观念事实上早就被刘邦否定了,如抛弃郡县制,重新回到诸候分封制等等。但他《过秦论》再一次假设:“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 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 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循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息 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胡亥背叛了秦帝国的立国基础——法家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陈胜吴文起义的直接原因看出来。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是这样记述的: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于是这些人以必死的意志揭 杆而起。奇怪的是,在《睡虎地秦简·徭律》中我们看不到失期就要杀头的记载,就象我们在其中看不到酷法的痕迹一样,“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 到五日,谇;六日至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你看,即使徭役不去也只是罚二副甲;失期三至五日只是斥责一下;失期六至十 日,罚一盾;超十天,罚一甲;如遇大雨,可免除此次征发。无所谓处罚。《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还有:“不会,治(笞);未盈卒岁得,以将阳有(又)行 治(笞)。”就是说征发徭役时如不报到,处罚应该是笞打;征发徭役时不报到,但在一年内被捕获,以游荡罪再行笞打。

湖北睡虎地发现的简文写作于昭王元年(公元瓣306年)至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距陈胜吴广起义仅8年。难道严谨的司马迁记错了吗?不是的,原因是胡亥彻底背叛了法家,颠覆了《秦律》,这才有了“失期,法皆斩”。

《史记·李斯列传》详细记载了“胡亥更法”的细节,由于胡亥继位本身就是一场阴谋,为了剪除异己,他听从赵高“严法而刻刑“的建议,将法家渐推向 了严刑酷法的反面,“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 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髃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

在李斯阿意求容上了《行督责之术》那篇文章后,刑杀人便成了胡亥的一种统治方式,《史记·李斯列传》上说:“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二世曰:‘若此则可谓能督责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觽者为忠臣。”

当法家精神暗谈下去的时候,大秦帝国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祖龙身死魂犹在

贾谊也看到了秦始皇时代严重的社会问题的,那就是财政政策的极度膨胀,难怪马司马迁也说秦始皇“轻民力”。贾谊“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的主张 在汉初就得到了认真贯彻。但汉家改变秦始皇过度膨胀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又恢复了法家——祖龙(秦始皇)是死了,但祖龙的治国理念一直延续到汉宣帝时代(公元 前49年)。

秦始皇失误的经济政策是秦朝灭亡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全国服役者达200万。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即1/10人口脱离生 产。以至于“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到胡亥时,赋税甚至增加到超过农民收入的2/3。今天,面对长 城、秦始皇陵、灵渠、驰道这一个又一个古代奇迹,我们不得不反思,那是以一个大帝国自身的毁来为代价的。

刘邦和他的谋士们清楚看到了秦帝国灭亡的原因,他一方面恢复了大秦帝国的立国根基法家,另一方面改变了秦朝过度膨胀的财政政策,开始尽可能的紧缩 财政,即使受匈奴之辱也靠和亲之策忍气吞声。 “伐无道,诛暴秦”在刘邦那里不过是一个政治口号!《汉书·刑法志》载:“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益蠲削烦苛,兆民 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法九章。”那么入咸阳“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的萧何是 如何”捃摭秦法“的呢?由于秦汉律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散佚,所以世人很难断言。考古学的伟大此时显现了出来,《张家山汉简》与《睡虎地秦简》的出土让我们 清楚地看到,汉继承了秦律,恢复了法家!

后来法家又是如何悲剧性地退出历史舞台的呢?这是汉儒以经注律的直接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逐步取代了法家成为主导的治国精神——中华民族的没落是从她原精神的没落开始的。

儒家对法家的攻击是持续的,南宋洪迈在其著作《容斋续笔》中就汉人对秦批判有一个辑录,其中包括张耳、张释之、张良、王卫尉、贾山、董仲舒、刘 安、吾丘寿王、徐乐、严安、司马相如、伍被、路温舒、贾捐之、刘向、梅福、谷永、刘歆等。在这种批判秦政与秦法的潮流下,人们不再对法家思想进行理性分 析,一种超越律的“令”出现了,后者实际上是对法家的一种儒家修正。西汉杜周说:“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徐世虹先生对此精辟地分析道:“于 是伴随着令的产生。一种新型立法语言也应运而生。汉初统治者灵活地操纵着这种语言,自如而频繁地删除旧律,发布新令,不断地将一种新的法律文化因素注入到 汉律体系中去,特别是当汉武帝摈弃清静寡欲的黄老之学,独尊儒术,以儒家作为整个时代的文化大背景,儒家文化开始向汉律令体系全面渗透后,‘贵贱尊卑’、 ‘长幼亲疏’、‘亲亲相隐’等一批代表儒家血亲人伦宗法关系的立法语言开始频繁出现,不敬、不道、恶逆等反映伦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Monday, March 07, 2005

心平气和谈美国:裙子绝对没有中国同行的撩得高

标 题:心平气和谈美国:裙子绝对没有中国同行的撩得高
消息源:深圳热线大近视

http://www.popyard.org
【八 阕】最早深入了解美国,是从中共中央八七年印发的题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内部宣传材料。书末的附件仔细介绍了美国的新闻自由、司法制度等等。大部分 都是以实际案例来讲述的,很具体、很实际,所以虽然正文中多的是抨击美国如何腐朽的大作,读完全书我的想法只有一个:如果中国人民也有类似的权利和自由, 中国社会没有什么不能够处理好的事情。

真正到了美国,才意识到美国和很多中国人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小的事情如美国公共电视节目广告中女孩子的裙子绝对没有中国同行的撩得 高,大的事情比如美国是如何的“不发达”,没有多少高楼等等。时间长了,慢慢意识了美国不过也是一个活人的地方而已,我习惯的说法是:我们在中国是穷人, 在美国也是穷人;只不过美国穷人的日子比中国穷人的日子好过一些罢了。

早就放弃了写一篇关于美国民主自由的大部头的念头。言论自由当然很好了,有什么都可以讲出来。问题是:有谁关心你自由自在的胡说八道呀?难得有点空闲的时间,就捡几件发生在周围的事情讲讲吧。

  一,抓到逃犯的代价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我们住的小镇,一位驾车巡逻的警察发现其前方的车是被一个逃犯偷去的,于是他打开警笛警灯,示意前方驾驶员停车接受检 查。那位逃犯乖乖地将车停靠在路边,警车见状也将车停住,然后下车小心翼翼地接近前方的车。正在这时,那个逃犯突然倒车压向警察。警察一见不好,飞身跃到 自己的车后。逃犯见计策得逞,于是加大油门,换档飞快地往前逃窜。警察当然是训练有素,立刻拔出枪来,以警车为掩护,瞄准远去的逃犯开枪,一颗子弹正中逃 犯的腹部。那位逃犯低头一看也被自己鲜血淋漓的枪伤吓坏了,于是将车停靠在路边,束手就擒。顺便讲一句,美国的逃犯不一定都是从监狱里逃出来的,交了保证 金不去出庭的也算逃犯。

接下来是急救人员把逃犯送到医院,好了之后,从那里他直接进法庭和监狱。不久他却请了律师控告那位警察不当使用致命武器,要求警察局 和市政府赔偿。美国时不时有执法人员过度使用暴力的事情,有些还臭名昭著达到了世界级新闻的程度。其实,美国执法人员使用致命武器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 当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

按照逃犯的诉状,警察开枪的时候,他是在逃走,根本不可能对警察或他人的生命够成威胁,所以警察是非正当使用致命武器,造成了他的身 体伤害。因此要求市政府和警察局赔偿医疗误工费用,外加二十倍的惩罚性赔偿。美国的民事诉讼判决在实际的损失外,一般都要加十到二十倍的惩罚性赔偿,目的 是让人真正地肉痛一下,记住了以后不再犯。

这个案子,虽然我们看起来可能是很荒谬,但是按照美国的法律,是一个再清楚不过的警察过失案。市警察局和市政府一看形式不好,只好将那位警察解雇,然后赔了大把的银子和逃犯和解。

虽然我知道法律就是法律,但是也觉得这样子真是有点过分,直到我读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国内某警察酒后在一个检查站撒野,驾车用冲锋枪追着扫射前方出租车里的一个军人和他妻子……

值得提醒的是:美国的执法人员都是训练成迅速致死对方,当有权使用致命武器的时候。有个中国人酒后在门前用扫帚舞醉棍,不理会警察“放下 武器”的警告,不幸死在警察的枪下。有人觉得警察过分:“警察可以打先他的四肢嘛!”但是美国警察的射击训练是没有这一课的。我希望在美的华人都平平安 安,不要闹到让警察使用致命武器的地步。

  二,赔(钱)赔(钱)赔(钱)

美国的官司多如牛毛,简直到了无奇不有的地步。附近有对夫妇有个神经有毛病的孩子,二十多岁了,还是不怎么开窍。有一天,他溜到一个商场 去买枪。买枪要填表做背景检查,同时也要验身份证明。那位老弟胡里胡涂,表格填废了好几张都还没有搞好,于是好心的店员主动帮他填。等到验身份证明的时 候,他什么都没有带,于是他只好回家去拿。他没有驾照,便拿了自己的护照再次去商场,终于买到了枪。谁也没有想到,他回到家里不久用那枝枪自杀了。

那对父母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之后,决定告商店,说商店卖枪导致了他们儿子的自杀。理由是,店员看到他们的儿子填表都老出错,应该知道他 是个能力有毛病的人;而且,州政府规定买枪必须使用有地址的身份证明。护照是没有地址的,所以商店应该不卖枪给他。结果那对父母告赢了,一审判了二百万, 现在案子还在上述之中。那家商店也因此修改了卖枪的规程。

旁边城市开了一家“沃尔马”大店,光是停车场就有足球场那么大。冬天总有有些地方要结冰,因为商店总是开门,停车场里总是有车。有一 天,一个医生不小心踩到一块冰上,不幸把手肘摔坏了。医生当然要告商店,称他不能再为病人做手术,要“沃尔马”赔他一辈子可以得到的收入,外加惩罚性赔 偿。

结果可怜的“沃尔马”当然不服了,说立有牌子,告诫大家要小心;同时扫雪扫得比谁都勤,怎么也不该是商店的过错了。于是双方上法庭,最后判下来,“沃尔马”败诉,没办法只好舍财免灾了!

在美国,是谁的地方,财产,谁就应该负责。所以有的公路政府维护得不好,给行车者造成了损失,也可以去告政府的。不幸的是这么一来,每次下雪,我都要起个大早,把经过我们家门前的人行道扫干净,生怕旁人,特别是上学的小孩子们,在我的管区内滑倒受伤。

不过,比较起那几个在中国火车客车车厢里活活闷死的打工妹,比较起她们死后车站和车组的相互推诿,比较起她们家属的上告无门,我宁愿生活 在美国这样责任明确的地方。虽然有时候这样的规矩看起来很不合理,虽然我不得不尽心去维护保持我们家门口的那段属于我,但是公众可以使用的人行道。

  三,穷人是大爷

美国的汽车保险是必须的,但是保险公司在赔偿上都有上限。所以如果不小心出了车祸,别人的损失超出了那个界限,人家就可以告你,前提是你 有钱,或者有赚钱的能力,值得人家去告。美国人都是年轻轻就买房买车,但是大多数都是靠借钱来提前消费的。想想国内人士也都是奔着房子和车子去,等熬到一 切都有了,大多数却没有多少精力来享受了。所以美国人提前消费也有他合理的一面,至少是让别人在告他之前,要三思而后行。

如果有意外,比如失业、亲人故去导致生活困难,政府有一定的津贴。穷人在子女上学,医疗保险等其它方面还有很多照顾。所以,有时候穷人在美国真的是大爷,谁也把他没有办法。话虽这样讲,好象还没有多少人甘心当穷人。

当然也有帐多了不愁的时候。附近就是国家森林,常闹山火,没有办法的时候,州监狱里的受过培训的犯人都拉出来灭火。有一次正好打雷,有两 个参加灭火的犯人不幸光荣牺牲.联邦有专门用来抚恤牺牲在战斗岗位上的救火人员的基金,但是有关两人的申请却被拒绝,因为规定中讲明了有一条:罪犯是不符 合资格的.大家都很义愤,人家也是“牺牲在战斗岗位上”的嘛!连州长都支持两家的遗属告联邦政府,结果却只有一家参与。为什么?因为另外一家还欠着别人大 笔的民事赔偿,即使告到了钱,也是别人的,所以不愿意为人做嫁衣了。

有时候土地的所有者,为了不担责任,干脆放弃土地所有权,来个彻底放心。市政府决定在城里修一个很大的人工湖,其中有几百亩地是属于 当地一所大学的。美国的地契是用经纬来定义的,西经多少度、北纬多少度,所以即使泡在水里,也知道那块土地是你的。湖修成了之后,如果有人在你的土地上翻 了船淹死,人家就可以告你。没有办法,学校只好把那块土地“卖”给了市政府,几百亩地,成交价:一个美元。

  四,对方杀死同伙的后果

美国有很多暴力电影、文字,喜欢的人也不少。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喜欢暴力,所以有关暴力,特别是帮派火并的法律很严格.有个边远的地 区,附近有两个中学,男生们有时候争风吃醋和对方过过招。有一次,某男生觉得对方太过分了,于是邀请另外几个同伙一起去“偷袭”对方几个放单的家伙。等他 们一动手,才知道对方不是好惹的,结果自己一方一个男孩子反而送了命。

闯下大祸,孩子们对警察尽数坦白,事情很快就清楚了。动手杀人者被控谋杀,参与打架者也得到相应的处罚。最令人不可理解的是:最先号召大家去突袭的人竟然因为对方杀死了自己方的人而被控谋杀罪!

按照当地的法律,挑起暴力事件的人,必须为暴力事件中发生的任何伤害负责,所以即使那个人可以证明他当时是如何去保护死去的那个同伙,但是对不起,事情是你挑起来的,死了人你就是谋杀罪。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美国对暴力的痛恨到了何等的地步。

  五,见义勇为者的下场

美国是性命最重要,被别人俘虏美军人员,只要能活着回去,都是英雄,不管是在伊拉克电视上痛骂了美帝国主义还是别的地方写了悔过书。如果 一个银行被强人抢劫,店员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尽量满足抢劫犯的要求。在美国,如果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与罪犯做殊死搏斗”而影响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不 但不能成为英雄,反而还可能因此去坐牢。钱是可以再赚的(再说大多数商业部门都是包了险的),但是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而且美国的抢劫案百分之九十以上都 会破案的,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冒险。美国警察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你们出钱雇佣来冒险的,所以如果有危险,请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自己去冒险。

这就是前几天在加州发生的事情,一个抢劫犯得手后飞车逃走。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替身演员看到了,不顾个人的安危,跃到嫌犯的车顶上, 任凭嫌犯如何拼命想摆脱他,他死死抓住车顶就是不放手。最后警察一举将嫌犯截获,但是那位英勇的替身演员却因为威胁他人的安全以及妨碍公务而进了班房。

  六,铁证如山又如何?

中国的法律规定警察有权检验老百姓的身份证,不管有没有搜查许可。如果一个警察想骚扰一个无辜的人,简直太容易了。在美国为了保护普通公民不受执法者的骚扰,宪法修正案中规定了不受没有道理的搜查。

附近有个大水库,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但是节假日里人一多,酗酒闹事的也就多起来,警察有时候只好在水库附近设点查酒后开车的司机。有一 次,一辆跑车开到检查点的附近,有一件白色的物品从车里扔了出来。于是警察决定搜查那辆车,果然搜出了少量的毒品.当然最后警察也找到了从车里扔出来的东 西,原来是一块用过的纸巾。

于是那人被起诉携带毒品罪,他的律师在法庭上辩护说,因为警察没有足够的怀疑去搜查当事人的车,所以证据无效,被告人应该无罪释放。官司一直打到州最高法院,结果判定警察不能因为有人扔了一团纸巾就搜查汽车,结果被告人无罪释放。

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么一来不是便宜了罪犯了吗?美国注重的是保护无辜的老百姓不受执法者的骚扰,不能讲搜了再说。如果给警察过分的权利, 搜出来算你倒霉;搜不出来算你运气好,吃亏最大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所以美国最彻底,不合理的搜查,不管搜出多么严重的罪证都是无效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 本上阻止执法者的泛权。有人打匿名电话,告诉警察有个家伙在市区某地,可能带有枪支。于是警察到那里去查看,果然见到那样的一个家伙。警察便命令他站住, 搜出了一枝藏在衣服里面的手枪,于是那个家伙被控非法拥枪罪。

在法庭上,他的律师称警察根据匿名电话就搜查,没有足够的理由,应该视为非法搜查。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后判定,单单根据一个匿 名电话就去搜查,是不合理的搜查,因为如果有人对别人不满,完全可以通过警察去骚扰。相反,如果提供线索的是一个可以追究责任的线民,那么搜查则是合理 的。

如果说一个人在中国碰到类似警察骚扰等不愉快的事情的概率是很小的话,那么一个中国人在美国有机会利用美国宪法来捍卫自己的权利的机会就更少了。这也许是为什么么中国人在美国住的时间越长,越认为美国的人权啦、自由啦,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了。

  七,跑与走和狗与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合理的搜查呢?这里也有一个例子:有一个警察在犯罪现场调查,看到一个行人。于是警察很客气地问他可不可以停下来给警察讲讲他看到或者听到的任何异常的情况,谁知那人拔腿就跑。于是警察追上他,把他制服,然后搜查出他身上带的非法的东西。

在法庭上,他也辩称不能因为他跑就搜查他。官司一路打到最高法院,最后裁定如果一个人听到警察的问话就跑开,警察就有权利搜身。法庭同时 还讲,老百姓是没有义务帮助警察的,对警察的问话是可以不用理会的。如果他当时是走开,而不是跑开,那么警察就没有权利搜查。所以美国有美国自己的一套规 矩,有时候,大是大非就取决与一个简单的“走”还是“跑”!

不要以为任何案子都可以轻易打到最高法院,一个案子要进到最高法院,本身多半要涉及到宪法及其解释,而且上诉的一方要花大钱请律师。 不过美国有结社自由,有一帮致力捍卫民权的人组成了一个叫“美国民权联盟”的组织,有很多自愿律师。前面几宗案子里的当事人,都是由那个组织帮助一路打到 最高法院的。

美国环境保护得很好,其中很大的功劳就是各式各样的环境保护者组织不遗余力地宣传教育。中国领导人为了自己位置的稳定,历来都将任何自己控制之外的民众组织都识为洪水猛兽,其恶果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打工阶层被无情的压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

不过有时候美国的事情也是太过分了。附近有几条野狗被人杀死了,动物保护组织悬赏给提供线索者,看起来倒也是无可厚非。不过同一时间,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被人杀死了,却没有人出来悬赏。虽然警察更重视杀人的事情,但是两件事情比较起来,动物保护组织似乎有点本末倒置了。

  八,可怜的公仆

虽然美国社会很尊重个人权利和隐私,但是如果你是官员,或者是对大众有影响的公众人物,社会各界都可以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美国各级权利 机关的记录,会议,大多数都是立即公开的,以便公众了解、监督和批评。即使老百姓批评得不对,公仆们也几乎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为了鼓励公众对官员及公众人 物的批评,美国法律规定了判定针对官员等公众人物的新闻报道诽谤罪的标准:一是新闻必须有严重失实,二是发布新闻的单位或个人事先知道是虚假的,或者是恶 意忽略新闻的真伪验证。

要证明第一条不算困难,但是第二条却是关于批评者的主观意图,很难在法庭上证明。所以很多美国公仆被诬陷了之后,新闻机构最多发个声 明道歉了事,不用担心负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大众对官员的行为实实行监督批评的绝对权利。有时候,新闻机关走得太远,使用不怎么合法的工具和 手段来获取新闻,但是也可以平安无事。

有个教学区的教师罢工,教师工会和教育局紧锣密鼓谈判。有位工会领袖在和对方的电话私人通话之中,谈到罢工时,用了很多上不得台盘的 词语。没有想到他们的谈话被人秘密录了音,放到了当地一个电台的节目主持人的信箱里头。在美国的很多地方,不经通话双方的同意,偷偷录音是非法的。主持人 一听,很感兴趣,于是在自己的节目中反复播放那段录音。工会领袖当然不干了,于是告主持人使用非法录音来毁坏他的名誉。没有人否认磁带是非法录制的,但 是,问题的关键是工会领袖是公众人物,谈的是公众关心的事情,法庭要决定的是对公众利益的知情权重要呢,还是播放非法录音更严重。最后法庭站到了公众利益 一边,裁定为了使公众更了解的罢工和有关的公众人物,主持人可以忽略录音的合法性。所以在美国当官、当对公众有影响的人物,一举一动都在舆论和公众的监督 之下,真的只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美国官员的是由下往上产生的,低层百姓手中还有制约官员们最有里的武器:选票。在我看来,一个没有充分监督或制约的权利,必然会导致 腐败。没有良好的制度,再优秀的精英也是无能为力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们那都是千挑万选才产生的优秀人材,但是没有人监督制约他们,结果不也下水了吗?

  九,诚信与司法

美国人相信别人、讲信用,也是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大家都知道美国人爱打官司,如果一个人在法庭上讲假话,就可能被控伪证罪,坐多到五年 的牢。不光如此,一个人有了讲假话的记录,以后如果再次出庭,不管是自己的官司也好,还是单纯的作证也好,对方都可以揭你的老底,让你不得不在法官和陪审 团面前亲口承认自己撒过谎,减小你的证词的可信度。

美国大都数官司都是由陪审团判决的,法官的责任就是保证打官司的双方公平竞争,一般不决定谁输谁赢,除非双方都愿意让法官来断,或者是很小的民事纠纷。重要官司的陪审团由十二个人组成,成员都是从普通老百姓中随机挑选的,也是经过官司的双方同意的。

美国司法的公正和独立,和其陪审制度是分不开的,任何有罪的判决必须要陪审团全体同意才行。

连中国的人大会议都抱怨中国司法黑暗,特别是法院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法院工作人员在明处,如果给他们判决官司输赢的权利,人们就可想方 设法和法官们拉关系,到判案子的时候,法官们免不了要照顾一下“自己人”。所以美国的官司由普通的老百姓匿名来判,让你想烧香都没有庙门可找。另外,如果 是法官一个人说了算,或者小圈子判案,都难免主观,有失公允;而大陪审团人多,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点。

官司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一个人的诚信万分的重要,必须要让陪审团相信你讲的是真话。证人在美国十分重要,如果你以前在 任何事情上有欺骗,比如对配偶、顾客、生意同伴、雇人单位……,你的律师就会考虑再三值不值得让你去做证辩解,因为陪审团很难相信一个曾经骗过人的“骗 子”的话。

话虽这样讲,美国也有极端的例子。有一次,一个女士被人杀死在她家附近,留下几个再也没有妈妈的孩子。后来抓到两个嫌犯,开庭的时 候,有个邻居在法庭上一口咬定她亲眼看到那两个人如何杀人的,讲得很具体明确,不由得人不信。于是那两人罪名成立,被罚了终生监禁。那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 情,现在那位作证的邻居终于承认她根本没有看到那两人杀人,当时只是为了得一千块钱的赏金才随口诬陷他们的。

这么一来,那两人当然立即释放,州政府也有一定的补偿;如果愿意他们也可以告政府来获得更多的赔偿。但是,那位诬陷他们的邻居却什么 事情也没有,虽然她的伪证直接导致了两人十来年的黑牢。因为按照美国法律,伪证罪的追溯期是五年,现在五年以已过,谁也不能再追究她诬陷的责任,虽然她可 以向全世界宣告她撒了谎、害了人!比较起来,中国古代的法律有一条:诬陷杀人者与杀人同罪,好象更有道理。

  十,结束语

本人不是律师,所述事情和案子都是凭记忆,所以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也没有指望用这篇文章来改变人们对美国的看法。因为我知道,美国的传统制度,就好比一个宗教:对信的人而言,没有证明是必要的;对不信的人来讲,再多的证明都是不够的。

美国的民主也好、自由也好,都是散落到日常生活中细小的方方面面中,很少有人挂在嘴上。刚来的时候,我的情绪要激烈一些,特别是当谈到中 国问题上头的时候。一位老者,生在大陆,长在香港,在台湾和美国受的高等教育,冷静地告诫我他半个多世纪的体会:“民主自由不是最完美的,只不过没有它 们,事情会更糟糕。”

很多人刚到美国,很奇怪绝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都很朴实,不是象电影里那样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实际上,美国的好处就是,如果你想过那 种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是完全可以选择的。有个“社团俱乐部”暑假其间在校报上做广告,招收会员。每次进俱乐部门票男士三十,女士八块,会员减半。 仔细一看,你就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了,里面有色情电影、透明房间,各种色情道具。还说最安全的办法是你自己带性伙伴去那里真刀真枪的干,如果你不介意别人看 的话。没有同伴也不要紧,里面也有各种娱乐活动让大家相互认识,多的是有共同爱好的会员,看样子那里好象生意还不错。

九一一之后,狭隘的民族主义在美国有所抬头,表现在很多美国人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见。有个电台的主持人甚至宣称愿意给任何反对对阿战争 的美国人去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单程飞机票,让反战的人脱离美国。我想告诉他的是:任何文明的反对意见并不会削弱美国,相反,正是对不同的声音的容忍才是使美 国保持强大的动力。我们可以不同意、不理会别人的不同意见,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拼死维护别人讲话的权利。

网络论坛,给我们平时少有机会开腔的中国人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虽然人们都有自己关注的事情,相信大家还是更关心中国那块古老的土地 上的人民。我很感谢大家,不管你是冒着毕生再也不能回故土的危险的斗士、独来独往的高人,还是对美国恨之入骨的某某主义者。文明地争论会促使我们去多看多 读和独立地思考,这两点比什么都重要,不管你在哪里,干什么或者不干什么工作。多看多读和独立地思考甚至可能比我们最后得到的结论都还要重要,如果你幸运 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的话。

Don't Become a Scientist!

Don't Become a Scientist!

Jonathan I. Katz

Professor of Physic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my last name]@wuphys.wustl.edu


Are you thinking of becoming a scientist? Do you want to uncover the mysteries
of nature, perxxxx experiments or carry out calculations to learn how the
world works? Forget it!

Science is fun and exciting. The thrill of discovery is unique. If you are
smart, ambitious and hard working you should major in science as an
undergraduate. But that is as far as you should take it. After graduation, you
will have to deal with the real world. That means that you should not even
consider going to graduate school in science. Do something else instead:
medical school, law school, computers or engineering, or something else which
appeals to you.

Why am I (a tenured professor of physics) trying to discourage you from
following a career path which was successful for me? Because times have
changed (I received my Ph.D. in 1973, and tenure in 1976). American science no
longer offers a reasonable career path. If you go to graduate school in
science it is in the expectation of spending your working life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 using your ingenuity and curiosity to solve important and
interesting problems. You will almost certainly be disappointed, probably when
it is too late to choose another career.

American universities train roughly twice as many Ph.D.s as there are jobs for
them. When something, or someone, is a glut on the market, the price drops. In
the case of Ph.D. scientists, the reduction in price takes the xxxx of many
years spent in ``holding pattern'' postdoctoral jobs. Permanent jobs don't pay
much less than they used to, but instead of obtaining a real job two years
after the Ph.D. (as was typical 25 years ago) most young scientists spend
five, ten, or more years as postdocs. They have no prospect of permanent
employment and often must obtain a new postdoctoral position and move every
two years. For many more details consult the Young Scientists' Network or read
the account in the May, 2001 issue of the Washington Monthly.

As examples, consider two of the leading candidates for a recent Assistant
Professorship in my department. One was 37, ten years out of graduate school
(he didn't get the job). The leading candidate, whom everyone thinks is
brilliant, was 35, seven years out of graduate school. Only then was he
offered his first permanent job (that's not tenure, just the possibility of it
six years later, and a step off the treadmill of looking for a new job every
two years). The latest example is a 39 year old candidate for another
Assistant Professorship; he has published 35 papers. In contrast, a doctor
typically enters private practice at 29, a lawyer at 25 and makes partner at
31, and a computer scientist with a Ph.D. has a very good job at 27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re the few fields in which industrial demand makes it
sensible to get a Ph.D.). Anyone with the intelligence, ambition and
willingness to work hard to succeed in science can also succeed in any of
these other professions.

Typical postdoctoral salaries begin at $27,000 annually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about $35,000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graduate student stipends
are less than half these figures). Can you support a family on that income? It
suffices for a young couple in a small apartment, though I know of one
physicist whose wife left him because she was tired of repeatedly moving with
little prospect of settling down. When you are in your thirties you will need
more: a house in a good school district and all the other necessities of
ordinary middle class life. Science is a profession, not a religious vocation,
and does not justify an oath of poverty or celibacy.

Of course, you don't go into science to get rich. So you choose not to go to
medical or law school, even though a doctor or lawyer typically earns two to
three times as much as a scientist (one lucky enough to have a good
senior-level job). I made that choice too. I became a scientist in order to
have the freedom to work on problems which interest me. But you probably won't
get that freedom. As a postdoc you will work on someone else's ideas, and may
be treated as a technician rather than as an independent collaborator.
Eventually, you will probably be squeezed out of science entirely. You can get
a fine job as a computer programmer, but why not do this at 22, rather than
putting up with a decade of misery in the scientific job market first? The
longer you spend in science the harder you will find it to leave, and the less
attractive you will be to prospective employers in other fields.

Perhaps you are so talented that you can beat the postdoc trap; some
university (there are hardly any industrial job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will be so impressed with you that you will be hired into a tenure track
position two years out of graduate school. Maybe. But the general cheapening
of scientific labor means that even the most talented stay on the postdoctoral
treadmill for a very long time; consider the job candidates described above.
And many who appear to be very talented, with grade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match, later find that the competition of research is more difficult, or at
least different, and that they must struggle with the rest.

Suppose you do eventually obtain a permanent job, perhaps a tenured
professorship. The struggle for a job is now replaced by a struggle for grant
support, and again there is a glut of scientists. Now you spend your time
writing proposals rather than doing research. Worse, because your proposals
are judged by your competitors you cannot follow your curiosity, but must
spend your effort and talents on anticipating and deflecting criticism rather
than on solving 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They're not the same thing:
you cannot put your past successes in a proposal, because they are finished
work, and your new ideas, however original and clever, are still unproven. It
is proverbial that original ideas are the kiss of death for a proposal;
because they have not yet been proved to work (after all, that is what you are
proposing to do) they can be, and will be, rated poorly. Having achieved the
promised land, you find that it is not what you wanted after all.

What can be done? The first thing for any young person (which means anyone who
does not have a permanent job in science) to do is to pursue another career.
This will spare you the misery of disappointed expectations. Young Americans
have generally woken up to the bad prospects and absence of a reasonable
middle class career path in science and are deserting it. If you haven't yet,
then join them. Leave graduate school to people from India and China, for whom
the prospects at home are even worse. I have known more people whose lives
have been ruined by getting a Ph.D. in physics than by drugs.

If you are in a position of leadership in science then you should try to
persuade the funding agencies to train fewer Ph.D.s. The glut of scientists is
entirely the consequence of funding policies (almost all graduate education is
paid for by federal grants). The funding agencies are bemoaning the scarcity
of young people interested in science when they themselves caused this
scarcity by destroying science as a career. They could reverse this situation
by matching the number trained to the demand, but they refuse to do so, or
even to discuss the problem seriously (for many years the NSF propagated a
dishonest prediction of a coming shortage of scientists, and most funding
agencies still act as if this were true). The result is that the best young
people, who should go into science, sensibly refuse to do so, and the graduate
schools are filled with weak American students and with foreigners lured by
the American student visa.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